部分名医简介

来源:admin 更新时间:2023-10-30 点击数:434

涪翁,涪翁,古代医家名。西汉末、东汉初涪县(今绵阳市区)人。其真实姓名及生卒年均不详。因常钓鱼于涪水(今属四川),被视为“乞食人间”,故称涪翁。据《后汉书?郭玉传》载:“初有老父,不知何出,常渔钓于涪水,因号涪翁。”治病不论贵贱,皆全力救治不图报酬。涪翁遇有疾者,即下针石,辄应时而效。乃着《针经》,又着《诊脉法》,惜皆佚。弟子程高传其术。绵阳自西汉高祖六年(公元前201年)置涪县,史志记载老百姓者,涪翁当属第一人,且涪翁治病不论贵贱,皆全力救治不图报酬。

而郭玉的医术、医德和对针灸与诊法的贡献,也为朝野所叹服。涪翁乃是治病以针刺见长,其时代又远在华佗之前,因此,他也是继扁鹊、仓公之后,最先见于正式文献记载的一位针灸先贤。他深受当地民众的爱戴,当地历代以涪翁命名的有涪翁山、涪翁堰、涪翁村、涪翁路以及后人为他作诗作画,树立碑石以纪念他。涪翁所著的《针经》一书,当是他自己撰写,并传播门人的一种专门论述针刺治疗的医籍,此书古时亡佚,实在可惜。

神农,神农,又称炎帝、农皇,姓姜,名魁。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,是距今约4700年原始农业社会的首领,在位一百二十年。与传说人物燧人、伏羲合称“三皇”。《淮南子.修务训》载:“神农尝百草之滋味,水泉之甘苦,令民知所避就,一日而遇七十毒。”后世有神农尝百草而始有医药之传说。神农历来被视为药物的发现者和使用者,尊奉为中国医药学之创始者。正因为如此,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药物的著作,被命名为《神农本草经》,即寓有尊崇怀念之意。

岐伯,传说中上古时医学家,为黄帝之臣,人称歧天师。医理深邃,闻黄帝曾使其尝草木之滋味,主治病之方法,于医药功莫大焉。《黄帝内经》乃以黄帝歧伯之问答敷叙而成,是以后世或称医学为岐黄或轩歧之术。后世托名岐伯之著作甚多,计有《岐伯灸经》、《岐伯经》多种。

扁鹊(公元前5世纪),战国时期医学家。中医早期脉诊的倡导者。名秦越人。渤海郡鄚;(今河北任丘)人。相传扁鹊为远古时的名医之号,因秦越人精于医术,故人亦称其为扁鹊。年轻时从长桑君学医,尽得其传。他善于诊断,尤精于望诊和脉诊。史载他以望诊判断齐桓侯的病症,由浅入深,并预言其预后不佳。齐侯因拒绝接受诊治,其病果然不起。扁鹊又曾准确地诊断虢国太子的“尸厥”证(假死),并用针熨诸法救治而愈。

司马迁《史记.扁鹊仓公列传》中称:“今天下言脉者,由扁鹊也”,并盛赞扁鹊医德高尚。扁鹊有“六不治”的名言,其中“信巫不信医”、“骄姿不论于理”、“轻身重财”者不治,至今仍有现实意义。又据载,扁鹊当时曾游走各国,并随俗而变,或为带下医(妇科医),或为小儿医,或为耳目痹医;医术高明,既能施针砭,又能用汤熨。据传《难经》为其所作,其内容以讨论脉诊为主。

张仲景(150~219),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,被称为医圣。相传曾举孝廉,做过长沙太守,所以有张长沙之称。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,写出了传世巨著《伤寒杂病论》。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,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,是中医的灵魂所在。在方剂学方面,《伤寒杂病论》也做出了巨大贡献,创造了很多剂型,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,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。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、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,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,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,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。

孙思邈(约581~682),唐代医药学家,中医医德规范制定人。明代以后被尊为药王。京兆华原(今陕西耀县)人。自幼多病,立志于学习经史百家著作,尤热衷于医学知识。青年时期即开始行医乡里,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。他对待病人,不管贫富老幼、怨亲善友都一视同仁,无论风雨寒暑、饥渴疲劳都求之必应,一心赴救,深为群众崇敬。隋大业(605~618)中,曾游学四川,并在该地炼丹,后隐于终南山,与沙门道宣律师交厚,写了不少道家炼丹方面的著作。唐太宗、高宗曾多次招他任国学博士、谏议大夫等职,均谢绝。惟于咸亨四年(673)任承务郎直长尚药局,掌管合和御药及诊候方脉等事务,上元元年(674)即因病辞归。当时名士宋令文、孟诜、卢照邻皆视他为师。

华佗,后汉医学家(约141-203年?)。字符化,一名旉,沛国谯(今安徽毫州)人。原为士人,但无心功名,以致当沛相及太尉举荐时,皆不就。他学问渊博,游学于各地,对医学尤有精深的钻研和成就。其医术极精,治病辄效,方药仅寥寥数种,针刺穴位也仅数穴,即可奏效。《三国志.华佗传》载其验案数则,均效如桴鼓。他擅长外科,对躯体内部之疾患,如为手术适应症,则给“麻沸散”以酒冲服,使之无所觉而进行手术,可以去除腹内之污秽,切去有病之肠段及积聚,然后傅以药膏,数日内即可平复如旧。

华佗还善于养生,主张人体需适当劳动,但不使过度劳累。他创用“五禽之戏”,仿效虎、鹿、猿、熊、鸟的各种动作,活动肢体,使血脉流通,以求难老。其弟子吴普依法锻炼,年九十而耳聪目明。他针刺技术高明,且提出针刺背脊双侧穴位治病之夹脊穴,至今犹为临床上常用有效穴位。史载,华佗因不服曹操之命为其专职保健,后竟遭杀害。其记载之医著有《枕中灸刺经》、《内事》、《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》、《华佗方》等,均未见传世,据载均于华氏临刑前烧毁。

李时珍,明代医药学家(1518-1593年)。字东璧,晚号濒湖,蕲州(今湖北蕲春)人。父李言闻为当地名医。时珍幼习儒,年十四时补诸生,后又三试不中。后遂矢志习医,闭牖十年,不出户庭,所涉猎群书,搜罗百。其所涉及之书有诸子、经文、声韵、诗文等等,无所不读。又承父亲家技,医术高明,不仅治愈自幼所患之羸疾,且医术高明,求医者盈门。后尝因愈富顺王朱厚焜之疾,被楚王朱英(火佥)聘为奉祠正,掌良医所。又以治愈世子暴蹶,而受荐入朝,任职太医院。于此期间得以阅读民间不易见到之医著及其他著作。

时珍鉴于历代本草中舛谬不少,遂决心重新编修,考历代各类著作八百种,凡二十七年而三易其稿,著成《本草纲目》。分部六十二类,计收药一千八百种,新增者三百种。全书分部为纲,分类为目;正目为纲,释名为目;物以类从,目随纲举。每药之下列释名、集解、辨疑、正误、修治、气味、主治、发明、附方。兴凡所引资料,则皆注其出处。其中编列之序,系从微至巨,从贱至贵,体现了生物进化的原则。其书著成后,数百年来,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,不仅传到其他国家,且被译成多种文字版本。国内翻印版本之多,也是医药书中所罕见。至今研究李时珍及其著作者,乃不绝如缕。除此以外,时珍尚有《濒湖脉学》、《奇经八脉考》,均有刊本行世。另有《三焦客难》、《命门考》、《五脏图论》、《濒湖医案》等多种。均佚。

近代四川名医:

唐宗海(1847-1897年),清末医学家。字容川。[中西医汇通派]]早期代表人物之一。四川彭县人。少习儒,后因父病,乃留心医学。光绪十五年(1889年)进士。亦以医闻名。见识广博,治学提倡“好古而不迷信古人,博学而能取长舍短。”为早期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代表人物之一。著述有《中西汇通医经精义》(又名《中西医判》、《中西医解》、《中西医学入门》)两卷(1892年)。认为西医与中医互有优劣,主张应“损益乎古今”,“参酌乎中外”,其观点对此后中西医汇通者影响颇大。

曾著《血证论》八卷(1884年),提出止血、消瘀、宁血、补血四大治血证原则。药物学专著有《本草问答》两卷(1893年),书中论及本草学理论,比较中西药学之异同与短长。另有《金匮要略浅注补正》九卷(1893年)、《伤寒论浅注补正》七卷。以上五书合称《中西汇通医书五种》。另著《医学见能》四卷(1873年)、《痢疾三字诀》、《医易通论》、《医易详解》各一卷(附《医案类录》)以及《医柄》、《六字方证中西通解》等。

萧龙友(1870-1962年),现代医家。三台人。幼读经史,为清时拔贡。后学医有成,擅长治疗虚劳杂病,论治主张四诊合参。推崇《伤寒论》,重视七情内伤致病,医药并重。建国前与孔伯华在北平创办北京国医学院,以弘扬中医,培养中医人材。与施今墨、孔伯华、汪逢春齐名。人称北京“四大名医”,尝任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、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及全国一、二届人民代表等职。

蒲辅周,现代医学家(1888-1975年)。四川梓潼人。其祖父为医生,辅周初习儒,后因经济原因而辍学,改从祖父习医,十八岁时即悬壶应业。后又深入钻研《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温病条辨》、《温热经纬》等著作。医术益精,名噪一时。后迁成都行医,并于1965年参加“同济施医药社”,施医发药济贫,于温病、妇科病证尤有研究。1956年,中医研究院甫成立,即应聘到该院任职,尝任该院副院长之职。曾以其医术挽救甚多温病包括乙型脑炎等传染病患者。对若干内、妇科凝难杂证,亦颇有治验。其治病主张灵活辨证,反对泥古不化。其著作有《蒲辅周医案》、《蒲辅周医疗经验》、《流行性乙型脑炎》、《中医对几种妇女病的治疗法》、《中医对几种传染病的辨证论治》等多种。尝任全国政协第三、四届委员。

Copyright © 2002-2030 上海浒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|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南奉公路686号4幢 沪ICP备2024052625号-1上海添禧试管公司网站地图sitemap.xml tag列表